貨運部4.2米回程貨車
貨運信息部6.8米回程貨車
物流信息部9.6米回程貨車
貨運站13米回程貨車
返程車17.5米回程貨車
幾天前,江蘇大貨司機丁師傅到甌海貨運市場配貨,一信息部聲稱金華有一批貨剛好可以讓他順路拉回去,雙方談好了價格,丁師傅按要求給對方付了七百塊錢的信息費。誰知丁師傅被忽悠了一圈后,連對方人影都沒見著,更甭說貨了。信息費被騙了不說,還搭上幾百元的過路費、油錢和時間,你說這事窩不窩火。丁師傅一個電話投訴到了市長專線。哪知收到回復說,你這樣的投訴太多了。
這里就是甌海貨運市場信息街,熱鬧繁忙、魚龍混雜。剛進市場向保安打聽,對方就說這樣被騙的情況每天都有,少說也有五、六起。
貨運市場保安:“這邊多的很,沒辦法。”
他們怎么騙呢?
“就說拉貨,先交信息費,到了地方,沒有貨拉?!?br> 無巧不成書,就在采訪保安的時候,又有兩位路過的大貨司機剛被騙了幾百塊錢,所說的騙術與丁師傅反映的情況幾乎是如出一轍。
大貨司機:他(信息部工作人員)剛開始說到金華裝貨,到上海順路,結果被騙到瞿州去了。過路費、油費全部去掉了,過來時踢皮球,說找老板,他是打工的。一般都收多少信息費?七百、八百、一千都有的。今天把他盯住了,他跑不掉?,F在拿回來了嗎?拿回來了,還我1000塊錢,我損失多少,至少損失500塊錢。
兩位大貨司機說,他們今天窮追不舍才好不容易把這信息費給追回來,更多的司機被騙了之后想想回來又要花路費、油費,再說也耗不起時間,只好自認倒霉了。
一業內人士透露,這些騙錢的貨運信息部實際根本沒有貨,但常常以高出市場價一、兩千元的運費為餌,誘司機上鉤,騙取數百元至一千不等的信息費。等貨車司機信以為真趕至外地裝貨后,又以各種理由不斷變更裝貨地點,加收信息費,甚至改簽合同,隨后便將手機關機。因金額不大,貨車司機往往自認倒霉回家。有的信息部在簽訂托運合同時,附加“有貨不裝,信息費不退”的條件,然后由同伙假裝好心人提醒司機合同有詐,勸其到信息部退款。信息部當然不同意。此時,同伙便充當調解人,與信息部唱起雙簧,雙方協商退還部分信息費,其余信息費也就名正言順落入自己口袋。類似的伎倆可謂是五花八門。
那這些設的圈套難道真的就天衣無縫了嗎?其實大貨司機們只要細心辨別,就會發現其中的破綻,明顯的就是合同不規范。
甌海貨運商會謝仁奎:“合同上沒有單位名稱,印章沒有。甚至甲方經辦人就只寫一個姓。比如王。”
謝說,象這種不規范的合同簽了等于沒簽,一旦出現問題進行時就困難重重。而越來越多的貨運信息不僅損害了貨運司機的切身利益,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。那到底又是些什么人在如此肆意行騙呢?謝介紹,在貨運市場信息街上作怪的大多為“抽屜貨運信息部”。
信息部有個負責人,他把自己的桌子租給外地人。租金低,還不設門檻,難怪橫行。你去看看,有的店里多的十張桌,好些的一張桌租給一個人,有的一張桌租半張給別人,兩個人合租一張桌。有些更過份,租抽屜。這樣就失去了進入一個行業的基本門檻,菜園門一樣,什么人都能租。
可見規范管理、提高門檻是多重要!被騙扯皮的事誰不?一站運有貨主審核,確保貨源的真實可靠;有師傅問了,萬一如果一站運的貨主違約、放空怎么辦?放心,一站網平臺擔保給予賠償;如果貨損貨差,一站網平臺協調處理;如果運費拖欠,一站網平臺按時墊付。一站運,不收費賺錢多還用得放心!
物流在中國度過了二十余載,前輩們在構建物流體系時同時也引起了資本企業的重視,如今信息部整個行業太多的人轉行,放養,面臨著生存的困難,整個信息部生態鏈該如何去維護?
目前絕大多數信息部已經轉成了專線物流公司,畢竟物流公司聽起來比信息部好聽,也更容易取得貨主司機的信任,當然了這也和物流市場的復雜程度有關系,如此之多的線路,每一個信息部也只能熟悉某一些線路,熟悉了接到貨了找司機就行了。
在物流行業打爬多年,對物流的互聯網化有一定的認知和實操,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,也讓大家對在轉型升級的物流行業有個大致的了解。
首先將該類平臺分為三類:
1.貨運版滴滴打車
主要利用互聯網的“線上聚焦”功能做車貨匹配,如““福佑卡車”,直接的福佑卡車的經紀人模式,就是傳統的信息部從線下搬到了線上,考慮到物流市場的征信成本太高(物流界也缺一個支付寶),以中國物流界目前的情況來看,經紀人為擔保的模式對于貨主來說更有信賴度,短期內很難改變這一現狀,經紀人模式應該還會在3-5年占領大部分的市場。
主要由于它的優勢很明顯,經紀人(信息部)掌握著大量熟司機資源,況且相比司機又有較為可靠的信譽,互聯網平臺借助APP打通客戶與信息部之間的壁壘,以一網覆蓋大部分區域,讓各個點連成一張網,讓客戶發貨更方便,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客戶的需求。
但凡事有利必有弊,暫且不說網絡監管安全的問題,只考慮信息部本身也是在平臺上的獲利方,他的存在也威脅著信息部的自身價值,如果哪平臺直接對簽司機個人呢?對于APP來說,只是打開一個鏈接端口的事,對于信息部來說,就是要命的一刀,因此這種模式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運輸行業的局面,只是黃牛從線下搬到線上,有一個更大的黃牛出現而已,所以如何在平臺中保證自己的獨特競爭力,需要重點去摸索。
2.第二個模式是貨車司機模式
這也是純正的互聯網+物流,如“貨拉拉”、“滿幫集團”,因為兩端直接面對的是實際發貨方和實際運輸方,這個模式優點是像淘寶一樣,真正能讓客戶有多種運價可選,也可以更針對的提出個性化需求,車價相對來說也更透明,比如回程車就能形成價格優勢,并且車流量在流動范圍甚至擴充到全國,可以讓司機有計劃的發布車輛安排,行程提前部署、經濟流動性更強。
當然劣勢也有很多,首先就是信用體系問題,物流界缺一個支付寶一樣的征信體系,對司機的不了解,是合作成功的敵人,客戶無法取信于平臺推薦的司機,平臺對司機的管控力度也相對較弱,容易造成損失后找不到人追責的問題;其次是推廣比較難,司機數量少的話無法形成資源優勢,如何讓更多的司機加入平臺、讓更多的用戶使用該平臺,需要強大的地推團隊去推廣。
3.公路港園區模式
以公路港、物流中心為核心,信息部存活在物流市場周邊,利用區位因素去運作,好處是獲客成本比較低,容易打開知名度,相應的,同行競爭也是激烈的,如何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,是要重點考慮的問題。
后,物流被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,以上幾種模式都是傳統的信息部需要考慮的問題,如何去擁抱互聯網,形成護城河,利用好自己的資源,在互聯網浪潮中不被淹沒。
無車承運人經歷2年的試點后,整車運輸市場即將開啟全新的征程,所有曾經從事整車運輸活動的經營者也即將開啟全新的“網絡貨運經營者”身份。
網絡貨運經營者,是指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,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服務合同、承擔承運人責任,委托實際承運人完成運輸服務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。
實際承運人是指接受網絡貨運經營者委托,使用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,實際從事運輸服務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者。
要求解讀:
1. “無車承運人”試點結束后,梳理總結并起草了“網絡貨運”,無車承運即將更名為網絡平臺;
2.”無車承運人“和“網絡平臺”的聯運群體發生變化,無車承運人以聯動司機為主體,而網絡平臺以聯動“網絡貨運經營者”也就是企業,小微企業為主體;
3.網絡貨運經營者直接向各個縣級地方行政機構提了申請,頒發經營許可;
4.明確提出網絡貨運經營者的工作要求就是車輛調度、審查和監管:網絡貨運經營者應當對實際承運車輛及駕駛員進行審查,保證提供服務的車輛具備合法有效營運、駕駛員具有合法有效從業資格證。網絡貨運經營者應保證線上提供服務的車輛、駕駛員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車輛、駕駛員一致;
5.信息部群體及小微物流發展的新方向:網絡貨運經營者,如何支持信息部走向網絡貨運經營者涉及到平臺和數據,歡迎關注私信交流;
6.網絡平臺大有可為:結合2018”推動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(2018-2020)“的通知,明確指出:到2020年,重點培育50家左右的無車承運人品牌企業,歡迎關注私信交流;
下面,我們著重來關注4月1日,交通運輸部的正式發文,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義,這是整車運輸市場所有從業人員應該學習和參與的一項大互動,我們詳細來了解“《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”:
不少貨車司機都在說運費低,開車越來越難。車還是那輛車,只是市場早已不是那個市場。那這運費到底誰說了算?其實還是我們自己!
入行門檻越來越低
一些新人看到別人開貨車貌似很賺錢,也去考個駕照,買輛車就上路了。僅2017年重卡就賣出了100多萬輛,平均每個省要增幾萬輛貨車!
車多貨少,競爭的人多了,運價自然就會低
無論是貨主、信息部、還是物流公司肯定是優先選報價低的,生意不都是這么做的嗎?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,這個標準也很難給到。
各地經濟情況、物流園、信息部報價有差異
來拉貨的貨車司機也都是天南地北的,各自條件也不一樣,所謂的運價的高低,多少是高,多少是低?每個人都不一樣,很難去評判。
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的車貸款是否還完。你也不知道別人的家里是否缺錢,你更不知道別人跟貨主是熟人。有太多因素影響著,怎能說的清!
現在這運價都給這些盲目入行的新手擾亂了
因為不懂行情,忙著回本,不管價格多低,見貨就拉。價格越拉越低,后突然發現運價怎么又低了,于是只能拉更低的,如此惡性循環下去。
搞到后怪貨主信息部壓價,這價格為什么能壓下去?因為就算壓下去還有人拉啊!貨主難道是傻子嗎,便宜的不要?
回程車不考慮成本的,有貨就拉,能保個油費就皆大歡喜了
你普通的市場價拿什么去跟他競爭?拉回程車的才不會在乎同行,有句話不是這樣說嗎:寧可累死自己,也要餓死同行,后便宜讓貨主和信息部得。
誰都要生活,拉的每趟貨都是為了賺錢養家,爾虞我詐壓價也好,回程車貸款車也好,新手老手也好,都是為吃一口飯......
-/gbahfhj/-
http://huade-sofa.com